首页 - 国家/行业动态

关于为什么每年都要去扫墓的介绍

发布时间 : 2021-05-18 15:03:42
浏览量:1485

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也是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其习俗由来已久。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,属于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。按照习俗,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,扫墓时,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,修整坟墓、培添新土、清除杂草,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,再将纸钱焚化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。专做呼市殡仪服务的安佑纪念园普及一下扫墓的来源:
       明《帝京景物略》载:“三月清明日,男清明祭祖,担提尊榼,轿马后挂楮锭,粲粲然满道也。拜者、酹者、哭者、为墓除草添土者,焚楮锭次,以纸钱置坟头。望中无纸钱,则孤坟矣。哭罢,不归也,趋芳树,择园圃,列坐尽醉。”其实,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,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,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。一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。
       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,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。随着历史的推移,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,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,传承至今依旧不衰,因而被视为生命力量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。

 

  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,"唐朝以前扫墓,都在寒食节期间。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,大约起自唐朝;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,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。那么寒食扫墓的习俗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,这又是一个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。
       宋人欧阳修谓:"五代礼坏,寒食野祭而焚纸钱。"(清赵翼《陔余丛考》卷三十)换句话讲就是寒食扫墓的习俗是从五代才开始的,而且这是礼制废弛的结果。其后有人指出,寒食扫墓的习俗至少在中唐时已经流行,根据是宪宗元和七年(812)诏:"常参官寒食拜墓,在畿内者听假日往还,他州府奏取进止。"再往后,又有人注意到《旧唐书·玄宗本纪》里"寒食上墓,宜编入五礼,永为恒式"的记载,便以寒食扫墓始于盛唐玄宗时作为定论,如《湖广志书》称:"墓祭,士庶不令庙祭,宜许上墓,自唐明皇始。"这一结论影响很大,不少介绍清明扫墓的著述都予沿袭。
       上述是关于扫墓来源的简单介绍。